欠薪、关店、停产,下一个倒闭的造车新势力是谁?

搜狐科技   2023-05-23 14:37:44

威马汽车多家门店关闭,恒大汽车停产,爱驰汽车连续两月欠薪并建议员工先行自费垫付社保公积金。

多家二线新势力品牌开启“生死局”,淘汰潮加速,下一个倒下的会是谁?


(相关资料图)

2018年,华尔街日报称,中国新能源车企数量超过了487家。

2023年,据有关数据统计,中国能正常经营的新能源车企仅剩下40多家。

换言之,中国市场的造车新势力数量在5年间骤减90%,大批的车企倒在新能源汽车爆发增长之前。

小鹏汽车CEO何小鹏更是直言,5年之后可能只有25家,10年之后可能只有10家之内。

何小鹏这样的论断有一定的事实依据。

从2018-2022年5年间各个新势力销量情况看,头部新势力品牌销量增长明显,二线新势力销量则止步不前,还有下滑的情况。

同时,新能源汽车销量逐步集中在头部新势力品牌中,二线新势力品牌市场份额越来越少。

同时,乘联会数据显示,今年第一季度,爱驰汽车销量为536辆,威马汽车销量为0辆,天际汽车的销量为237辆。

连年销量超过了2万台的雷丁汽车都在前段时间宣告破产,上述的二线新势力品牌其实已经处于危险边缘。

随着新能源车型渗透率的提高,燃油车型的市场份额被大量蚕食。

燃油车型与新能源车型的对抗中,前者已然力不从心。行业已经形成共识:新能源车型才是未来。

相比于新势力品牌,以燃油车为主的传统品牌(下文简称传统品牌)在新能源车型的较量中入局较晚,最终导致原本所主导的细分市场被瓜分,如长安、吉利、大众等品牌。

不过,对于传统品牌来说,这未必是一件坏事。

从销量数据看,长安、吉利、大众等传统品牌的新能源车型销量在近一两年开始大涨,销量来源主要是生存处境不佳的二线新势力品牌。

同时,传统品牌的新能源车型呈现翻倍增长的趋势,势必也会对头部新势力品牌构成一定的威胁。

虽然传统品牌来迟之后失去了抢占先机的优势,但是却有着前人栽树,后人乘凉的好处。

一方面,传统品牌将减少在新能源技术路线和自动驾驶路线上的试错成本。

作为先行者,早几年入局的新势力品牌肯定要踩不少雷,而看似入局晚的传统品牌就能够吸取教训。

如在技术路线的选择上,大众选择了纯电和混动赛道;在自动驾驶路线的选择上,丰田在纠结后选择了纯视觉自动驾驶技术路线。

虽然传统品牌的大象转身速度较慢,但是对于发展方向和技术路线将不再是摸着石头过河。

另一方面,二线新势力倒闭后的人才将流向传统品牌,技术相对成熟、经验丰富的员工到来之后将减少培养技术人才的时间和精力。此外,传统品牌往往财大气粗,也更容易挖到一线新势力中有经验的人才。

新势力的排雷和人才的流出,将助力传统品牌的反攻潮。

产品方面,别克E5低价入市,大众ID.系列终端大幅让利,传统品牌剑指销量增长。

车机方面是传统品牌的劣势之一,不过它们已经注意到这一点,比如在上海车展后,大众就被爆出正与华为进行谈判,希望在中国车型上使用华为的软件。

总的来说,传统品牌在电动化转型的早期迟到了,不过凭借着多年来缔造的口碑和少走弯路的后发优势,2023年或将是它们的新能源车型销量爆发增长年。

因此,头部新势力也不能放松,未来或将出现更多的“比亚迪”。

传统品牌已然来势汹汹,二线新势力退场之后,头部新势力将直面反扑的传统品牌,除了之前提到的车企,它们还将面对全力加速电动化转型的长城、奇瑞、通用等。

拼品牌影响力和口碑,头部新势力显然没有胜算可言,能拼的就只能是产品本身。

以往,新势力给市场带来了很多新鲜的玩意,也成功依靠这些“标签”出圈。

比如小鹏的智能驾驶辅助系统、理想的奶爸车定位。

这些品牌也凭借着在市场上独一无二的属性收获了大量的青睐,销量上也就顺势突飞猛进。

不过经历几年的发展后,随着市场中竞争对手的增多,新能源产品也逐渐趋于同质化,以前能够称之为护城河的“标签”被轻松打破。

比如理想的奶爸车定位,现在长城魏牌已经反应过来,推出了价格更有优势的蓝山DHT-PHEV。

不出意外的话,后续将有更多的传统车企在该细分市场竞争。如果理想持续坚守着这个单一的卖点,那么后续处境将极为不妙。

相比之下,小鹏的智能辅助驾驶系统,很难在短期内被后来者赶超。

目前,小鹏已经正式实现了城市NGP智能辅助驾驶,并且在去年10月份向小鹏P5用户推送了城市NGP软件。另外,可以实现全程几乎0接管的全新一代XNGP也正在加速落地中,预计到2024年可以实现。

因此,面对传统品牌的反攻,头部新势力需要找到自己强有力的新卖点,否则之后可能也会沦为我们口中快要倒闭的二线新势力。

适者生存,不适者淘汰,市场发展规律下,新能源车型销量逐渐向发展良好的头部新势力聚集,二线及其之后的弱势品牌已经淘汰或在淘汰的边缘。

淘汰的二线势力品牌并非没有价值,将为传统品牌的电动化转型提前排雷和输送人才。可预见的是,今年传统品牌的反攻将来势汹汹,头部新势力品牌在未来不一定能稳坐头把交椅,它们需要做的是重新构筑新的产品壁垒,否则在“老炮儿”的竞争下,沦为二线品牌也是迟早的事。

警钟已然敲响,你觉得下一个倒闭的将会是谁?

相关新闻